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级别: 总版主
UID: 2
精华: 1
发帖: 14748
威望: 14759 点
铜币: 1304917 枚
贡献值: 0 点
注册时间: 2022-03-21
最后登录: 2024-05-30
0楼  发表于: 2024-05-30 22:05
 | 编辑

《我不是药神》猫眼评分97豆瓣评分91“零差评”用户口碑持续走高

  ,该片在票务平台的评分高达9.7,问鼎国产片最高纪录;豆瓣评分9.1,成为华语影史第九部豆瓣9分电影。
  由于点映期一票难求,发行与院线不得不调整计划,将全面公映日期提前至7月5日。正式上映的第一天晚间8点,该片票房已经突破3亿大关,且用户口碑持续走高。
  实时数据预测,这部电影的票房有望“30亿保底、冲击40亿”。而刷遍朋友圈的“自来水”们则表示,这是一部“零差评”的电影,甚至是“很长时间以来最好的国产片”。
  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由宁浩、徐峥监制,是新人导演文牧野的作。这部电影是宁浩发起的“坏猴子七十二变计划”中的第二部作品。第一部作品是去年暑期上映的《绣春刀2:修罗战场》。
  电影披着黑色幽默下的社会写实外套,略微带着韩影的气质。影片传达出的精神就是真实,但又让人觉得真实到荒诞。
  有一天,一位白血病患者吕受益(王传君饰)找上门,拜托他去印度“采购”治疗白血病的仿制药“印度格列宁”。
  这个药品在国内属于违禁药品。随后,程勇的生活发生剧烈变化,一场关于道德与经济利益的拉锯战也慢慢拉开。
  故事乍一听上去,似乎是在模仿好莱坞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。其实不然,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在国内有真正的原型。
  徐峥饰演的程勇,人物原型名叫陆勇,被很多人称为“药神”,在网上主流称号是——印度抗癌药“代购第一人”。
  与电影中的程勇不同,现实中的陆勇也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。2002年的时候,他被诊断出患有该疾病,医生便推荐他服用能稳定病情的进口药“格列宁”。
  患者必须不断地服用这个药品,才能正常生活。而这种药品在当时的售价是23500元一盒。一盒的剂量仅供患者服用一个月。
  2004年6月,在日常资料收集时,陆勇在一篇论文中找到了希望,他了解到自己在服用的抗癌药,被印度一家厂商仿制。
  陆勇当时并不敢直接换药,而是每期替换一颗药,一个月把四颗全部换完。频繁的复查让陆勇一点点看到了希望。换药数月后,各项指标均正常,陆勇终于确信了。
  其实,一开始印度这款药是有副作用的,吃完之后会呕吐。吐出来的都是和胶囊颜色一般的绿水。他不断自我实验,才慢慢摸索出与药和谐相处的方法。
  陆勇通过药盒上的联系方式,找到了印度厂方Cyno公司。通过直接议价购买,最后只花了3000元。
  之后,他发现印度厂商仍有议价空间,到了2014年,如果一次性购置一年用药,算上所有杂费,每月折合下来才199元。
  印度1970年的《专利法》中,放弃了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,本国企业开始大量生产仿制药,并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。
  一开始,谨慎的陆勇还去拜访了韩国的慢粒白血病协会,并得到协会的经验——自购、合买是允许的,但代购是违法的。
  因此,印度厂商和陆勇因为复杂的转账问题废了不少脑筋。最后,两方讨论出了一套最可行的方案——由陆勇个人账户转账。因此,陆勇专门在网上买了三张信用卡,处理这个交易。
  2013年11月23日,陆勇被湖南沅江市公安局逮捕并提起公诉,罪行是涉嫌“妨碍信用卡管理罪”和“销售假药罪”。
  根据我国法律,但凡没有取得相关部门所批发的进口药品销售许可证,均会被认为是“假药”。即使这些药有很好的疗效。
  随后,白血病病友们知道了陆勇的事迹之后,在网上发起了实名签名——《为争取白血病患者基本生存权的集体自救行为的非罪化而呐喊》。
  2015年2月27日,沅江市检察院正式对陆勇作出不予起诉决定。称其行为不构成相应罪名,并表示,“对陆勇定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”。
  当然,最后政府也为患者做出了努力。2016年,工信部、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》。
  2018年,中国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政策,同时有19个省市相继将瑞士“格列宁”纳入医保名单中。
  去年,剧组在南京拍摄期间,陆勇还曾前往剧组探班。当时,徐峥就坐在旁边,问了他很多问题,关于生病,关于那些心态。
  电影中,徐峥的角色从作为社会人,作为父亲,作为儿子等,都有不同维度的表演。他将慈悲和自私两种人性刻画得非常到位。
☛ 1024社區区
上一主题下一主题
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 电影2090 » 互动杂谈